2017年在我国造纸行业克服了原辅材料价格上涨等不利因素,尤其在商品纸浆与废纸原料市场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产销总量连续三年保持了稳中有增,行业景气度明显提升。
但是在发展的同时,纤维原料不足、环保政策压力加大、市场供需失衡等逐渐显现,对2018年造纸生产和市场供给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从今年上半年开始,这些问题愈发突出。近日,中国造纸协会副理事长、山东造纸行业协会会长王泽风针对此问题作了深入的访谈,同时,来自斯伊利造纸平台的销售总监刘国华也一起加入了这次的圆桌访谈。
各种数据和信息显示今年行业生产量同比去年出现了负增长,是有什么风向标吗?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规模以上企业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产量1013.5万吨,同比2017年下降了9.7%。1-6月份累计产量达到5985.9万吨,同比2017年下降了5.97%。
王会长:首先是原料不足的问题。去年,国办〔2017〕70号文件《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发布,今年该政策进一步贯彻落实。上半年外废进口量同比减少了1000多万吨,使得以废纸为主要原料的生产企业不得不大量采购国废来维持生产,但是国废短期还不能弥补这1000多万吨的缺口,有些企业因为原料短缺而不得不停产。
另一个原因,市场需求也有所减缓。因为原料成本的上升,推动了成品纸价格的上涨,近一年多来,无论是包装纸、文化纸还是生活用纸,价格都处在十年来的高位,价格的快速上涨导致了下游需求的减弱,特别是包装纸,一些替代品已经出现,国家也在出台政策强制要求包装减量化、绿色化。
现在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企业该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王会长:每年,我们都在面对不断加严的环保要求,前几年是水污染的治理,然后是大气污染、从去年开始是洋垃圾和固体废物,不断加大的执法力度以及不断提高的环保投资,给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
因为环保门槛的提高,这两年,已经有一些造纸企业退出了市场,比如东莞和富阳的集中关停行动,释放了很多的产能空间。但是这部分企业的退出,并不意味着留下来的企业面对的环保要求会降低,相反还是会越来越高,不达标的企业,随时会被市场清出。因此,无论是新建项目还是改造项目,环保的要求都是第一位的。
除了企业在观念上要重视之外,在环保方面的投资不能减少,每年企业都要对现有的生产和环保设备进行评估,能否达到环境的要求,还有没有节能减排的空间,能在哪些方面进行升级改造,这需要企业有长期的、稳定的规划和预算支持。
不知道斯伊利造纸平台在帮助企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方面什么解决方案吗?
刘国华:非常赞同王会长的话,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是大势所趋。比如在生产过程中减少化学品的使用,做到节能减排,增加废料回收利用等,从而提升水和大气质量。在满足严格环保要求的同时,还能实现生产效能的提升,那是再好不过的了。比如在我们平台上的一款Sebright 高浓挤压脱水机,就能够将造纸过程中产生的固废高效挤压,最终变废为宝,形成新的燃料,另一款新研发的燃气红外发射模块 (SELAS IR Emitter), 同比提高15%干燥效率的同时,也大幅度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企业要升级装备水平,提高生产效能,这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但是,如何升级?如何寻求专业靠谱的供应商?原有设备和投资,也总得考虑吧……
王会长:《中国制造2025》对新时代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将推动制造业质量、效率、动力的三大变革,以开放的姿态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我国正面临劳动力减少、老龄化、气候变化和减排压力等多方面的挑战,造纸企业里也是如此,很多企业里还有大量的落后的生产设备,需要更多的人力来运营,效率低下,能耗也较高。
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造纸企业的生产效率,就必须与“工业4.0”相结合,发展自动化、智能化制造,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工程,积极使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装备,加快生产设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附加值,同时需要有掌握自动化技术技能的工人,全面提升竞争能力。
但是,升级也不是盲目的,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与国内外有实力的装备制造企业合作。比如,斯伊利造纸平台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刘国华:“自动化”、“智能制造”现在是整个工业行业的重要课题。除了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外,对于企业还能节省大量的人力成本,同时也更能保障员工的安全,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对于生产系统升级改造,作为纸厂来说,前期的投资效益也需要保证,这就必须寻找费效比高的解决方案,整合升级现有系统,但是又不平白无故丢弃已有的设备。比如我们平台上的Papertech TotalVision断纸分析和纸病检测系统,可以集成纸厂之前其他供应商的老旧纸病检测系统,升级装备,在短时间内回收投资成本,还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成纸的平均质量。
怎样从目前我国造纸工业发展呈现出的这些态势,来理解当前中国纸业所处的历史阶段?
王会长:从全球金融危机之后,我国造纸工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从过去紧缺型变成基本平衡型。在告别了超常的发展速度后,经过几年的调整,已形成产需基本平衡、产略大于需的格局,多数产品已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性论断,要求发展速度可以降下来,但必须“高质量发展”,由此来看,今年发生的纸及纸板产量下降,并不是坏事。行业发展要回归到理性、平稳的轨道上,发展速度必然要有所减缓,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保证高质量的产品不下降。
总体来看,造纸工业仍处在转变发展形式、调整优化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全面提升产业整体水平、向市场引导型、产业高端化发展的重要转型期。
今年,造纸企业面临原料不足不得不停产的新闻屡见不鲜,这是过去很少发生的,王会长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怎样寻求突破?
王会长:原料不足既是一个短期也是一个长期问题,短期来看,因为限制固体废物原料的进口,近几年,外废的进口量将会大幅减少,有消息说从2020年开始,我国将禁止废纸的进口。这样短期内,我国每年都要在二次纤维原料的供需中寻找新平衡,这对市场的挑战是很大的。长期来看,原生纤维的短缺将会持续很长时间。我国的纸浆自给率不足50%,每年仍需要进口大量的原生纤维来补充纤维的消耗量。
目前,我们国内已经没有空间增加大量的新制浆产能,要从根本解决原料不足的问题,必须也只能大胆的“走出去”,充分利用“一带一路”的政策,到国外建浆厂,比如山东的太阳纸业,在老挝建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现在一期年产35万吨制浆线已经投产,二期年产40万吨再生纤维浆板生产线也已经立项。还有一个思路是通过建新项目或者兼并、股权合作等方式,直接将造纸厂建到国外,但同时也要做好迎接进口产品对我们冲击的准备。
原料不足还有一个影响可能并不明显,但是仍需要企业的格外重视。在没有足够纤维补充的情况下,现有的纤维在国内会被不断重复利用,质量将明显下降,对成品纸的质量以及企业的生产线都将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也会消耗更多的化学品,增大末端的环保治理压力。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尽量使用好的纤维外,非常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升级现有生产线,利用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装备,提高纤维的利用效率。
结合以上判断,王会长您对2018年下半年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有哪些预测?
王会长:尽管上半年纸及纸板产量同比有所下滑,但也要看到,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最有发展潜力的纸及纸板国内消费市场和世界主要的制造业所在地,目前中国纸及纸板消费量约占全球总量的1/4,占亚洲总消费量的1/2。人均消费量不足80千克,仅为发达国家的1/3。未来,纸及纸板的需求量仍然会保持稳定增长,产量也将随之增长,并逐渐形成新的平衡。
我认为今年的纸及纸板产量的增长应该会放缓,但是行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仍然会保持增长。在供给侧改革的驱动下,环保政策趋严、外废配额严格限制、检查形势趋严等多重因素的叠加下,预计进口废纸量将大幅减少,废纸供需的失衡将推动国废价格的上涨,从而推动下游成品纸价格的上涨;另外,成本端压力将挤出部分中小企业,行业集中度将持续提升;而龙头企业成本优势明显,且转嫁能力强,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而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中小企业成为重点产能出清目标,龙头企业的市场占率将逐步提升,中小企业将在日益加剧的竞争过程中遭到淘汰。
展望明年以后的发展,无论市场发生怎样的波动,造纸产业都应该坚持高质量发展不动摇、不松懈,坚持市场为导向,理性投资,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创新能力,练好内功,提升行业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通过“走出去”、装备升级等方式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